首页 新闻 市场 科技 财经 商业 地产 手机版
国际 国内 产业 宏观 股市 公司 动态 行情 业界 电商 数码 手机 银行 理财 数据 金融 产经 生活 评论 观察 房产 家居 趋势 楼市

贵州“晴隆模式”留住了水土 致富了乡民

http://www.tzgcjie.com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7-03-02 14:05:34

贵州“晴隆模式”留住了水土 致富了乡民

网络配图

  贵州“晴隆模式”留住了水土 致富了乡民。地处贵州西南部的晴隆,因抗战大通道“24道拐”而闻名海内外;又因山高、坡陡、谷深,石漠化面积占全县国土面积的62%,被定义为全国最贫困县。

  然而,晴隆也有自己的优势,雨水丰沛,草山、草坡资源丰富。上世纪80年代末民间就流传一个说法:贵州的草养肥了云南的羊。

  “正是这句话触动了我”,晴隆县草地畜牧中心主任张大权告诉记者,以前每年一到10月份,云南的羊就成群结队赶往贵州,第二年3至4月份吃得肥胖的羊群又赶回云南进行出售,来回一趟,一年就可赚上好几万元。

  受到启发,1988年张大权贷款10万元开始在晴隆发展种草养羊,探索养殖经验,并由此逐渐将岩溶山区的种草养畜、石漠化治理和扶贫开发结合起来,从最开始的1人养殖到现在10多万人,占到晴隆全县人口的三分之一。

  “种草养羊不仅能治理石漠化,还能解决水土流失,让农民创收致富。”张大权说。

  2006年6月,国务院扶贫办在贵州晴隆召开科技扶贫现场会。在这个会上,晴隆县种草养羊的成功经验被誉为“晴隆模式”。

  “一头羊2000元,去年卖了30多只,现在还有40多只。”2月28日,在晴隆县沙子镇三和村,穿着红色毛衣的孙琴,一手提着装满草料的塑料桶,另一只手不停的从桶里抓出草料洒在羊槽里。

  现年52岁的孙琴,可谓是一个半路出家的“羊倌”。忆及过去,孙琴说,由于水土流失严重,靠种玉米只能勉强糊口,从2015年开始种草养羊,全年收入翻一番。

  目前,晴隆已种植人工草地48万亩,改良草地20.8万亩,养羊50余万只。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平方公里左右,10万多人当起了“羊倌”参与种草和养羊,涉羊产业全年为农户创收近4亿元。

  孙琴所在的三合村,是晴隆县草地生态畜牧业示范园区的核心场,2013年8月启动建设,2015年6月已全部完成,包括晴隆山羊场、晴隆绵羊场等,现完成高产优质人工草地建设4000余亩。

  种草养羊成效出来了,销路在哪儿?在沙子镇,记者在海权羊肉加工厂看到,工厂汇集了屠宰、排酸、分割、真空包装、速冻、冷藏为一体的产业链条。

  “一年屠宰40万只羊,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五星级酒店、大型卖场、连锁火锅城等。”海权羊肉加工厂相关负责人刘丽告诉记者,2016年该厂产值达到2.9亿元,解决当地就业近200人。

  目前,三合现代草地畜牧业示范核心园区,对该区的农户实施多种运行模式增加经济收入,一是农户可以通过自己种草养羊增加收入;二是可通过为企业代养,月工资2400元以上;三是种草销售给园区企业,每亩的收益在5000元以上;四是进入企业长期打工或临时务工,每天的收入80元以上。

  三和村通过2年的项目实施带动了群众脱贫致富,2016年末该村人均可支配收入7850元,全村138户贫困户567人实现脱贫。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投资观察界:www.tzgcjie.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责任编辑:
首页 | 新闻 | 市场 | 科技 | 财经 | 商业 | 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