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市场 科技 财经 商业 地产 手机版
国际 国内 产业 宏观 股市 公司 动态 行情 业界 电商 数码 手机 银行 理财 数据 金融 产经 生活 评论 观察 房产 家居 趋势 楼市

“高送转”监管继续从严 强化信息披露与二级市场交易核查联动

http://www.tzgcjie.com 来源:证券            发布时间:2017-03-28 09:32:18

  “高送转”是指上市公司送红股和公积金转增股票比例较大。从表面上看,“高送转”后投资者手中的股票多了,但实际上,这不会给投资者、也不会给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变化。

  业内人士表示,上市公司利用投资者对于“高送转”的追捧,吸引部分投资者盲目投资抬高股价,随后再进行减持的行为是非常恶劣的,市场需要交易所严加监管。同时,投资者也需要自己擦亮双眼,认清上市公司“高送转”的本质。

  每逢年报披露季,A股市场上炒作“高送转”的氛围便日渐浓郁。然而,有些上市公司披露“高送转”预案前后,伴随着大股东减持、限售股解禁等情形,因而,“高送转”题材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在3月24日中国证监会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邓舸表示,证监会高度重视上市公司利用“高送转”掩护其减持并衍生其他违法违规事件的情况。

  业内人士表示,上市公司利用投资者对于“高送转”的追捧,吸引部分投资者盲目投资抬高股价,随后再进行减持的行为是非常恶劣的,市场需要交易所严加监管。同时,投资者也需要自己擦亮双眼,认清上市公司“高送转”的本质。

  警惕“高送转”中的“陷阱”

  “高送转”是指上市公司送红股和公积金转增股票比例较大。从表面上看,“高送转”后投资者手中的股票多了,但实际上,这不会给投资者、也不会给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变化。

  A股历来有炒作“高送转”的氛围,虽然“高送转”本身并不创造价值,但由于诸多投资者对公司股价“填权”预期存在,“高送转”股票往往会受到投资者追捧。

  国金证券分析师李立峰认为,“高送转”总能吸引众多投资者的目光至少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高送转”公司通过送转股票向市场传递未来业绩将保持高增长的积极信号;二是“高送转”公司通过送转股降低公司股价,提高股票流动性。

  近年来,送转企业的数量和“高送转”企业比率在持续提高。海通证券研究所统计显示,2005年推出送转的上市公司仅154家,而近5年来每年送转企业数量在500家左右。2005年“高送转”企业的占比仅45%,而2010年以来“高送转”企业比例基本在70%以上。2015年,送转企业数量达到534家,其中有462家企业送转比例高于0.5(10股送转5股),这意味着“高送转”企业占比达87%。

  对于投资者而言,“高送转”究竟是“馅饼”还是“陷阱”?业内人士表示,上市公司利用投资者对于“高送转”的追捧,吸引部分投资者盲目投资抬高股价,随后再进行减持的行为是非常恶劣的,市场需要交易所严加监管。同时,投资者也需要自己擦亮双眼,认清上市公司“高送转”的本质。

  投资者勿盲目跟风

  事实上,监管层对于上市公司“高送转”始终保持着从严监管态势。

  邓舸还表示,此前有部分公司将“高送转”作为掩护其减持的工具,并伴生内幕交易、市场操纵等违法违规行为。证监会将继续坚持“依法、全面、从严”监管原则,严格上市公司“高送转”监管。

  2017年以来,市场对“高送转”反应更为理性,但仍有个别公司利用“高送转”制造炒作题材。邓舸表示,上市公司实施送转股的,送转比例应与公司业绩增长相匹配、“高送转”相关信息披露要充分、大股东及董监高要严格披露减持计划。对利用“高送转”从事内幕交易、违规减持等违法违规活动的,证监会将强化信息披露监管和二级市场交易核查联动机制,发现违法违规的,依法严肃查处,绝不姑息。

  同时,证监会提醒投资者,“送转股”实质上是股东权益的内部调整,公司生产经营状况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送转后每股收益还因股本扩张而下降。投资者要牢固树立长期投资、理性投资理念,对于“高送转”等题材,不要盲目跟风,防范投资风险。

  在交易所层面,针对“高送转”的监管也早已展开。前期,沪深证券交易所已发布“高送转”信息披露指引,实施“刨根问底”问询,开展对“高送转”内幕交易的核查联动,集中查办了一批借“高送转”之名从事内幕交易或信息披露违规案件。

  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公告格式显示,对于上市公司“高送转”利润分配和公积金转增股本,公司应当向提议人、5%以上股东及董监高问询高比例送转方案披露后6个月内是否存在减持计划。若是,应当披露拟减持数量及方式等内容。若否,应当明确披露不存在减持计划。提议人、5%以上股东及董监高应当将其作为承诺事项予以遵守。原则上不支持亏损或业绩大幅下滑(净利润同比下降50%以上)公司高比例送转。

  “高送转”监管日益深化

  “没有业绩支撑的‘高送转’,大多或带有操纵股价、内幕交易的味道。”市场人士表示。事实上,那些拥有良好的现金流量、不断增长的盈利能力、不断增长的市场占有率的公司才能受到市场的最终认同。

  在强化信息披露与事前事后的监管情况下,投资者对“高送转”逐渐由“跟风”转为“理性”。从已披露的情况看,2017年沪市“高送转”的公司数量同比明显减少,股票走势总体平稳,未出现明显的炒作迹象。

  据统计,截至2017年3月15日,以“10送(转)5”以上的标准计算,沪深两市共有141家公司推出“高送转”预案。其中,沪市21家,占比15%,这个数字比去年同期的29家减少约两成。

  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3月17日的第六十九期新闻发布会表示,从市场影响看,“高送转”不仅是概念股炒作的常见类型,也容易被信息合谋类市场操纵借道藏身,负面影响需要高度关注。为此,上交所对“高送转”行为实施专项治理,一是立好规范;二是把住事中;三是问明动机;四是严查交易。

  上交所方面表示,充分利用“刨根问底”式监管,在严格执行信披指引的基础上,要求公司及股东明确披露是否出于维护股价考虑、是否为配合相关股东的减持。坚持“高送转”内幕交易每单必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将“高送转”股票纳入二级市场重点监控范围,聚焦虚假申报、拉抬打压、账户对倒等异常交易行为,及时采取警示和暂停交易等监管措施。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预计,未来监管层继续加强“高送转”监管是大概率事件,有助于提升市场对“高送转”题材的认知,“高送转”难再成为各种套路的“障眼法”。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投资观察界:www.tzgcjie.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责任编辑:
首页 | 新闻 | 市场 | 科技 | 财经 | 商业 | 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