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张思平:深圳在改革开放中创造的奇迹

发布时间: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取得如此伟大的成绩,取得这么多宝贵的经验,应该归功于邓小平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和重大决策,归功于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归功于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但我认为深圳作为最成功的经济特区,作为一个经济实力位居中国城市前三的现代化大都市,在40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在探索和完善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当中,是立了头功的。深圳的探索为全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重要经验。

经过30多年时间,深圳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个上千万人口的现代化、国际化的特大城市。截至2017年,深圳GDP总量位居全国各大城市第三,达到2.2万亿元,人均国民收入排名第一,达到18.31万元,已成为国内最重要的高科技企业集聚和创新基地,全国第三大金融中心城市,全球第三大集装箱港口,进出口总额在全国大城市中排名第一,达2.8万亿元,经济总量与香港等量齐观。这样的奇迹,在世界城市发展史上都是罕见的。

深圳的奇迹是如何一步一步形成的?深圳在改革开放和国家现代化进程当中的历史地位究竟是什么?这是研究深圳改革的现在和未来,需要回答的问题。

而只有了解深圳改革开放历史,才能更客观地评估深圳改革开放的现状,也才能更好研究深圳未来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认为深圳在中国现代化和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主要有四个方面的作用:

(一)深圳是中国从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走向对外开放、将中国经济纳入世界经济体系的窗口。

改革开放前封闭的、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使中国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粉碎“四人帮”后,中央放弃阶级斗争为纲,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并决定改革开放。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改革主要是从农村起步,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的改革,除了部分地区对少数国有企业扩大自主权的试点外,实际上尚没有真正展开,对外开放也处于准备阶段和探路阶段。

邓小平是中国决定对外开放的最终决策者。邓小平之所以决定对外开放,主要是看到了西方发达经济体与中国的巨大差距,希望通过对外开放,引进资本、技术和先进的管理,使中国尽快富强起来。他到了日本后深深感到日本发展那么快,我们落后了。在美、日等发达国家的亲眼所见、亲身体会,让这位老革命家坚定中国要从封闭走向开放。

然而开放对党和国家来讲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没有成功的经验可资借鉴,并且也有一定的政治风险,完全要靠摸索。按照“摸着石头过河”的思路,在整个开放格局中需要有个地方或者叫“窗口”进行试验。正如后来邓小平对经济特区的性质的概括:“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与此同时,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素有对外开放传统的广东省主政的领导人,也意识到国家封闭是不行的。当时与深圳一河之隔的香港已经成功实现了经济起飞,基本完成了工业化,人均GDP已达4080美元,位列“亚洲四小龙”之首。面对经济繁荣的香港这座国际化都市,深圳乃至广东有大量农民偷渡到香港去。广东省委省政府承受着民众大规模逃港的巨大压力,因此当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的习仲勋以及广东省委书记吴南生等领导提出要在毗邻香港的深圳搞出口加工基地,利用国外的资金和技术,解决就业、发展经济。这一设想得到了中央的积极回应。

这应该是深圳特区建设的初衷。随着对外开放窗口的打开,深圳从最早的出口加工区的设计,慢慢调整为工业、商业旅游等综合发展的经济特区。借助中央给予的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加上梁湘为市委书记的班子的艰苦创业,在较短时间内,落后的投资环境得到了改善,逐步吸引到一批港资的“三来一补”企业。同时深圳利用中央给予的特殊政策,引进了大批内地外贸国有企业来深圳设立外贸窗口企业,使深圳也成为中国外贸进出口的重要通道和基地。

这样经过几年的开发建设和内联外引,深圳成为了内地封闭经济与世界经济对接的一个窗口,在中国经济纳入世界经济体系过程中起了重要的探索和示范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深圳实践出了改善环境、引进外资、增加出口、增加就业、发展经济的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深圳模式。

1984年,邓小平视察深圳,对深圳经济特区给予了充分肯定,明确表示“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并随后决定将沿海14个城市整体开放,形成东部沿海对外开放的战略大格局。应该说,中国的改革开放,首先从深圳这个地方建立了一个窗口,撕开了一个口子,进而实现了沿海14个城市的全面开放,从而使我国纳入了世界经济体系,融入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

经过多年的发展,深圳的投资环境得到了全方位的改善,除了港资以外,世界上知名的跨国公司也开始涉足深圳和珠三角,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宜的劳工、优惠的政策,建立它们的全球加工基地,从而使深圳和珠三角变身为“世界工厂”。多年来深圳一直蝉联全国大城市当中出口总额第一的桂冠,出口总额曾占全国的40%左右,2017年深圳的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2.8万亿元,其中出口达1.65万亿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0.8%。深圳乃至珠三角经济的腾飞和世界工厂的地位,为深圳港提供了充裕的适箱货品,使深圳港也成为全球第三大集装箱港,为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第二大资本流入国做出重大贡献。

因此,中国的对外开放是从深圳实现突破和起步的。深圳特区建设和发展所取得的其他成绩,应该说都是从发挥对外开放的历史和战略地位过程中派生出来的。

(二)深圳是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试验场。

从深圳发展的历史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试验场的作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特区对外开放和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被逼出来的。

在上世纪80年代初,深圳特区成立时,城市的改革还没有真正起步,在确定深圳兴办经济特区之初,中央并没有明确提出特区要搞市场经济,只是特区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发挥好市场调节的作用。但深圳在建设初期的实践中,特区的开发、对外开放和旧的计划经济之间难以调解的矛盾充分暴露了出来,逼迫深圳要冲破旧的计划经济体制,探索新的能够保障特区建设的体制机制。

比如,深圳在特区建设初期,需要解决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物资、干部、劳动力等发展要素问题,就和当时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金融管理体制、商品流通体制、物资分配体制、价格管理体制、干部管理体制、劳动管理体制等发生了尖锐矛盾,倒逼着深圳去探索适应特区建设的新体制、新机制。又如,深圳特区要兴办来料加工企业,开展“三来一补”,扩大对外出口创汇,也势必与当时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外资管理体制、外汇管理体制等发生冲突。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帮助

    Copyright © 2008-2016 备案号:京ICP备09109218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9084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20080118 关于同意投资观察界设立互联网站并提供新闻信息服务的批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