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市场 科技 财经 商业 地产 手机版
国际 国内 产业 宏观 股市 公司 动态 行情 业界 电商 数码 手机 银行 理财 数据 金融 产经 生活 评论 观察 房产 家居 趋势 楼市

央行一下“降息”20BP 业内:存款基准利率4月下调可期

http://www.tzgcjie.com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3-30 17:28:04
3月30日,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500亿元逆回购操作,这是本月央行首次开展的开展逆回购操作。
据了解,央行上次开展逆回购操作是在2月17日,央行当日公告表示,为对冲央行逆回购到期等因素的影响,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央行于当日开展了2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1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据了解,3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和实施力度。要抓紧研究提出积极应对的一揽子宏观政策措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该会议还提到,要充分发挥再贷款再贴现、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金融政策的牵引带动作用,疏通传导机制,缓解融资难融资贵,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精准金融服务。对地方和企业反映的难点堵点问题,要抓紧梳理分析,及时加以解决,推动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达产。
据上证报报道,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马骏称,今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标利率下降20个基点标志着人民银行进一步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这次公开市场操作中标利率下降20个基点标志着货币政策进入了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的阶段,“选择在这个时点降息是综合考虑了国内复工复产需求以及国际疫情和外部经济环境恶化等多方面因素后做出的决策。”马俊表示。
马骏表示,调降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可以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LPR改革改善了货币市场利率向贷款市场利率的传导,货币市场的利率可以影响银行对中期借贷便利(MLF)的报价,又可以通过MLF利率进一步传导至LPR利率,从而引导贷款利率的变动。因此,这次调降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应该也能够有效地传导至实体经济,体现为企业融资成本的下降。
3月15日,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曾表示要促进贷款利率明显下行。今年2月,一般贷款(不含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5.49%,比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前的2019年7月下降0.61个百分点,降幅明显超过同期1年期LPR0.26个百分点的降幅。孙国峰表示,下一步央行将继续综合采取多种措施促进贷款利率明显下行,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和经济发展。
随后,央行副行长陈雨露在22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要充分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独特的作用,引导金融机构特别对产业链的核心企业及上下游的民营中小微企业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同时,要继续的推进贷款报价利率LPR的改革引导贷款市场利率的不断下行。
中国民生银行(5.700, -0.01, -0.18%)首席研究员温彬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也就是要把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并综合考虑疫情防控、经济发展、通货膨胀、国外冲击等各方面因素,适时适度使用各种政策工具,保障经济平稳运行。
温彬强调政策之间要强化协调配合。例如,要继续用好财政对贷款贴息、担保补贴等方式,发挥政策合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要统筹推进中小微企业贷款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工作,金融、财政、监管等方面都要给予配套支持,与企业共克时艰。
温彬表示,要继续搭配使用降准、公开市场操作、MLF等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市场利率稳中有降,特别是压低国债收益率曲线,带动企业信用债利率下行;继续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4月中上旬或成为下调政策利率和存款基准利率的时间窗口,通过释放LPR改革潜力,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推动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下降。”温彬称。
温彬提到,从外部看,全球经济需求下降导致国际贸易萎缩,中国经常项目收支顺差将进一步收窄,但随着人民币资产避险特征日益凸显,资本项目顺差持续增加,中国国际收支总体平衡,对国内流动性影响有限。从内部看,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种类丰富多样、空间较大,有利于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
中信证券(22.270, -0.30, -1.33%)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明明认为,之后不论是促消费还是稳就业,均需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货币政策的进一步宽松也依然可期。考虑到下一步促消费、稳就业需要财政政策进一步发力提速,赤字率、专项债额度等财政工具均有望迎来调整,货币政策也将配合财政政策加码宽松,后续仍然存在全面降准、降息和存款基准利率调整的可能。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投资观察界:www.tzgcjie.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责任编辑:
首页 | 新闻 | 市场 | 科技 | 财经 | 商业 | 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