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市场 科技 财经 商业 地产 手机版
国际 国内 产业 宏观 股市 公司 动态 行情 业界 电商 数码 手机 银行 理财 数据 金融 产经 生活 评论 观察 房产 家居 趋势 楼市

中央结算公司举办2019年首期浦江沙龙(国际)活动集聚行业专家 从法律视角看债市登记托管制度

http://www.tzgcjie.com 来源:云掌财经            发布时间:2019-03-20 16:09:05
  本网讯 记者杨毅报道 中央结算公司上海总部日前在上海成功举办了2019年浦江沙龙(国际)系列第一期活动。首期沙龙主题为“从法律视角看债券市场登记托管制度”。来自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的领导,学术界的教授、知名律所的合伙人、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的相关人士、以及全球托管行和中外资结算代理人的法务和产品管理专家近20家机构40余位共同参会。

  截至2019年2月底,以“全球通”模式入市、在中央结算公司托管结算的境外投资者已达809户,近两个月的开户数量也相较于去年也明显大幅度增长,持债总量约1.43万亿元,占境外投资者持有中国债券资产的90%以上,俨然已是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市的主要模式,以实践证明基于直接持有制度的“全球通/直接入市”的模式有效支持了境外投资者参与中国债券市场。

  然而,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特别是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加速开放,随着境外投资者对中国债市的关注度和投资力度的扩大,一方面,投资者对其投资中国的资产的保护问题更为关注,对跨境产品和服务提出更高更精细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对国内外法律体系和登记托管制度的产生背景、原因和发展历史的了解及研究,市场中也不乏对托管服务实质和法律关系混淆的甚至错误的认知。本次沙龙主题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学术界及实务界的热情参与,充分说明了该讨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此次沙龙中,同名主题演讲首先从最基本最核心的“直接持有”和“间接持有”的法律概念作为切入点,层层展开。先是分享了国外托管业务发展的历史路径,解释了 “间接持有制度”产生的原因以及为支撑该制度而历经多年才逐步完备的配套法律模式。然后以中国银行(行情601988,诊股)间债券市场登记托管制度建立的过程为例,阐述电子时代下证券持有模式的变化,从不同角度均论证了由中央登记托管机构对投资人持有的证券进行集中统一登记确权,是在我国法律框架下对直接持有模式的很好的实现,也是对最终投资人权属的稳定保护。再者,通过列举在同样的“间接持有”制度安排下,跨境业务所面临不同国家之间的法律冲突和不同法律支撑的法律制度衔接问题,从反方向论证了当前即使是“间接持有制度”安排,也未能有效解决跨境业务下投资者权益保护问题。最后,通过罗列跨境背景下“直接持有”与“间接持有”制度间的主要法律冲突和当下国际“穿透”监管的盛行趋势,引发与会专家们的深度思考和讨论。

  在后续嘉宾观点分享讨论环节,由政法大学学者、高伟绅律所和贝克律所专家、工商银行(行情601398,诊股)、中国银行等实务领域的专家,分别从专业和实务的角度对跨境背景下投资者的证券权益保护、一级托管下增值服务的开展以及投资者、全球托管人和本地托管人之间的三方关系等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其中,华东政法大学副教授认为,证券托管持有模式需要考虑债券市场个性化需求和市场创新的需要,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直接持有模式更有利于投资者权益保护和交易结算的便利化,因此在债券市场互联互通的情况下直接持有是比较有前瞻性的做法。律师代表和结算代理人代表也表示一致同意教授的观点,认为间接持有下投资者行使权益目前在国内司法中仍然没有实践经验,面临不确定性。直接和简单地生搬硬套可能会引起水土不服,对投资者和监管当局均非最好的方式。

  经过此次沙龙的分享与讨论,所有参与者均表示获益匪浅,不仅理解了不同制度的由来和现状,而且明晰了 “直接持有”制度并非阻碍中介机构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增量服务,从而可将精力聚焦于在现有法律体系和制度安排下如何发挥中央托管机构和托管行及结算代理人各自的能动性,不断丰富和创新产品增值服务。此外,针对与会专家们的建议,中央结算公司将联合结算代理行和其他市场中介机构,在后续沙龙系列中,本着“专业的机构做专业的事”的理念,围绕市场需求、市场参与者遇到的难点和痛点,共同探讨跨境产品服务创新和优化,共创债市开放新格局。

  浦江沙龙(国际)系列活动是中央结算公司今年国际化工作的举措之一。沙龙将聚焦跨境产品条线需求研讨、方案设计和产品推广,向国际、国内债市同业的专业人士提供行业深度交流平台,引领行业对境外投资者关心的话题和市场前沿问题领域展开深度讨论。

  来源:金融界

  【你关心的A股头条都在这,关注这个号的人都在股市赚钱了!】

  作者:云掌财经/A股头条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投资观察界:www.tzgcjie.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责任编辑:
首页 | 新闻 | 市场 | 科技 | 财经 | 商业 | 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