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市场 科技 财经 商业 地产 手机版
国际 国内 产业 宏观 股市 公司 动态 行情 业界 电商 数码 手机 银行 理财 数据 金融 产经 生活 评论 观察 房产 家居 趋势 楼市

跨境电商现行监管政策又延一年

http://www.tzgcjie.com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8-11-23 19:05:56

 11月2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明年1月1日之后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应执行的政策作出了明确安排,表示延续实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现行监管政策,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不执行首次进口许可批件、注册或备案要求,而按个人自用进境物品监管。

 

消息一出,众多跨境电商都欢欣鼓舞,这意味着在未来一年,更多的进口商品可以按照“个人自用进境物品”的定义接受监管,便捷地进入市场。具体来说,如果将跨境进口商品按“货物”定性,那么它们在进入境内市场时需要按照一般贸易的方式来进行监管,流程较长,包括美妆、保健品等热销进口商品都无法迅速通关;但将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的性质定义为“个人物品”后,将不再受制于一般贸易的监管,从而加快入境速度。

 

其实,针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相关主管部门曾多次作出政策调整。比如,2016年4月,我国对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实施新税制,并实行清单管理。2016年5月,我国出台了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有关监管要求过渡期政策;2016年11月,过渡期政策被宣布延长至2017年底。2017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又研究决定,将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监管过渡期政策再次延长一年,至2018年底。而这一次,过渡期政策又再次延长到了明年底。

 

业界人士评价认为,过渡期政策延长的决定,体现了国家对新业态、新模式“包容审慎”的监管理念,能保持现有政策的连续性,稳定行业预期,对促进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发展有积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过渡期政策延长消息一出,第一个受益者就是即将在11月23日拉开序幕的“黑色星期五(以下简称“黑五”)”促销。虽然“黑五”是源自美国的营销节目,但随着这些年跨境电商的发展和国内进口消费的蓬勃增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黑五”不再陌生,境内外的电商平台也对“黑五”追捧有加。而此次政策延续的消息正巧在“黑五”之前传出,更是让跨境电商觉得大有可为。

 

“最近,我们和数字100进行了相关调研,发现超过80%的受访者在年终购物时关注‘黑五’,‘黑色星期五’已经成为最受跨境网购用户关注的年终购物节之一。”亚马逊是最早将“黑五”引入中国市场的跨境电商之一,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表示,他们发现中国消费者对进口商品的热情不减,且在“黑五”期间的消费实力非常可观,“超过一半受访者首次关注‘黑五’购物节的时间是在2014年至2016年间,而在今年即将到来的‘黑五’购物狂欢中,高达七成受访者计划花费超过2000元,75%受访者计划选择亚马逊海外购及亚马逊海外网站进行跨境网购消费。”

 

这些数据让总部位于美国的亚马逊非常看好中国市场的潜力,所以也针对中国消费者进行了“黑五”选品。比如在今年的“黑五”期间,亚马逊海外购同步了来自亚马逊美国、英国、日本、德国四大站点的逾10万件海外热销正品,覆盖数千个国际品牌;同时受益于中国监管政策的利好,亚马逊海外购所有优惠活动将与亚马逊海外站点同时同质,最低的折扣可以达到5折。

 

很多进口品牌也看好中国市场,认为跨境电商的发展让他们有更多的渠道将新品送入中国。“雅培集团与亚马逊在美国一直保持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与亚马逊海外购这一跨境电商平台,我们将很多海外的雅培产品送入中国并提供便利的购物体验。”雅培集团营销部人士表示,为了表达对中国市场的看好,他们也根据“黑五”的特点,对旗下的产品给出了特别优惠。

 

国内的跨境电商同样不会错过政策利好和市场对进口商品的热情。在今年进博会期间,网易考拉与110多个进口品牌签署了采购合同。网易相关人士表示,通过跨境电商过渡期监管政策,预计很多品牌的新品在明年就能进入到国内市场。与此同时,得益于跨境电商过渡期监管政策,很多境外“爆款”已经在国内市场热销,包括他们为今年“黑五”列出的“必买清单”上的数百件商品。

 

同时,网易考拉作为跨境电商,也从“爆款”和“必买清单”中看出中国消费者对进口商品的新需求。“‘黑五’消费和平时的跨境电商促销不一样,最大的特点是消费者期待与全球同步,寻找最新鲜的商品和最有价值的商品来犒劳自己。”网易考拉相关负责人表示,“那些‘高单价’大牌、个性化和新奇特商品是中国消费者在‘黑五’期间重点选购的目标,与平时促销时日化用品走俏并不相同。”而根据这一需求,目前延续的监管政策显然有助于让中国消费者与全球消费者同步,实现“足不出户买全球”。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投资观察界:www.tzgcjie.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责任编辑:
首页 | 新闻 | 市场 | 科技 | 财经 | 商业 | 地产